要想確定一個方案的好壞,首先我們要明確,制定方案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?在古代,長城可不是用來炫酷的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軍事防禦設施。防禦的目標是誰?首先是防禦外敵入侵,其次才是內部矛盾,尤其以防禦北方外敵為主要目的。 長城的修建起源於西周時期,當時修建的主要是烽火台,方便傳遞軍情,主要是防禦北方的草原部族犬戎。由分布各地的烽火台,最終連成「點式長城」。著名的典故「烽火戲諸侯」就是當時的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,用烽火台調動各方諸侯。
春秋戰國時期,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,也分別在自己管轄範圍內修建了部分長城。但是秦統一六國後,其他各國的長城基本廢棄,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長城主要為秦、趙、燕三國的長城相連而成,在明朝又經過大規模的修建而得。 雖然長城放在古代絕對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工程,然而綜合分析卻又是一個非常省錢的防禦手段。 烽火台狼煙預警,僅需約十小時就能將預警信息傳遞到一千公里以外,在通信手段極為落後的古代,這種速度絕對是無可比擬的。 首先,長城都是依地勢而建。 歷朝歷代長城的主要防禦對象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。游牧民族的特點就是機動性強,突防能力強,善於長途奔襲騷擾作戰。而長城的修建,也恰恰反映了我們華夏農耕文明的軍事防禦「實用主義」特點。長城雖不能完全阻擋游牧民族的侵襲,但卻提高了他們的進攻成本,也降低了我們的防禦成本。明朝官員餘子俊曾給成化帝算過一筆賬。防禦北元,維持北方常備八萬大軍,軍餉、糧草和運費,一年總花費979萬兩銀子,還需動用407萬勞力。而修築長城,就地取材,長城牆體至工費合算,每米也就0.16兩,修築起主戰場河套地區的長城總造價也就不過16.3萬兩,非常划算。所以長城修建,都是選擇在邊境沿線。
其次,長城基本代表了當朝的分界線。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錯覺。認為我們大漢鐵騎無往不利,無堅不摧。但是回顧歷史,我們中原文明在與少數民族的戰爭之中,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,甚至很多時候都是慘敗。我們擅長戰略戰術,打陣地戰和大兵團作戰,而游牧民族則擅長游擊戰、騷擾戰,單兵作戰能力強。公元前201年,統一中原的漢太祖劉邦率32萬大軍在山西迎擊匈奴,結果在大同遭遇「白登之圍」,差點就被生俘。此役充分讓漢朝領教到了游牧民族騎兵的戰鬥力,攻守之勢自然不言而喻。這也是為什麼漢朝開啟了和親這一政治策略,誰願意把自己女兒遠嫁「蠻夷」?不得已而為之。漢武帝最輝煌時期就是衛青、霍去病幾次征伐,將匈奴趕到漠北。特別是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後,繼續追擊匈奴,一直打到翰海(今貝加爾湖)。最終並不能消滅匈奴,只是為大漢王朝贏得和平發展的時機。
到了商業繁榮而軍事廢弛的宋朝,就是另一番景象了。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反唐,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,後果就是讓遼國坐大。失去了燕雲十六州,使得中原民眾直接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鐵蹄下。北宋王朝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,和大遼幾經戰亂,但終其一朝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。地皮沒了,自然也就沒辦法蓋長城了。面對強敵,只能建「人牆」,北宋常年在邊境屯兵百萬,花了大錢無濟於事。失去了長城,中原王朝便在與北方民族的較量中失去了主導權,只能在苟喘殘延中緩慢走向滅亡。黑線為北宋邊境,之前的長城全部在遼國境內。第三、長城具有強大的戰略部署能力。 從戰略角度看,長城連點成片,將邊界線防禦體系化、網路化,邊防重鎮沿長城散布一線,相互聲援,可以說是古代中國版的「馬奇諾防線」。軍事進攻時,長城可作為前進基地。一來縮短中原軍隊進攻和後勤補給的路程,避免車馬疲憊。二來,也使軍隊在大戰後能快速撤退至關內,利用堅強壁壘阻止游牧民族的追擊,以求來日再戰。
在戰略防禦時期,長城可以作為堅強壁壘。西漢初年,戰火方熄,社會凋敝,正是依託秦昭襄王修築的長城,以及漢文帝提出的屯墾戍邊政策,漢王朝才勉強守住邊疆。沒有匈奴侵擾,中國才得以出現繁榮一時的文景之治。結過「文景之治」後即位的漢武帝劉徹,有了錢,刀磨亮了,自然要進行軍事反擊,而這時長城的攻擊也就有了用武之地。從公元前129年衛青首次北征,到公元前119年的「漠北決戰」,漢軍都是以長城為進攻發起線,從各隘口出發進擊。
到了隋唐時期,長城對中原王朝取得對北方民族的軍事勝利同樣起著決定性影響。唐初,突厥曾進兵離長安不過40里,多虧唐太宗李世民簽下「渭水之盟」才得以打發。唐朝在這次危機後也在北方大修長城並且屯兵,積蓄力量,以待時機。數年之後,唐軍從陰山隘口東進奇襲突厥,甚至活捉了其可汗,比漢朝更加快速地擺平了北方民族,為大唐盛世奠定了穩定的基礎。
到了明代,長城的發展進入了最後的輝煌階段。由於北方游牧民族武裝力量的高機動性,以及常年征戰的高成本,明朝最終選擇修築加強長城邊防系統。不同於漢唐長城的重點防禦修築,明朝選擇連片修築,即通過長城邊牆把各個邊防隘口連接起來,總長度達到了驚人的8850公里!
當然,最堅固的長城都是從內部瓦解的。長城堅不可摧,長城的守衛者卻不堅定。雄壯如山海關,最終也敵不過人心的動搖。
在現代技術來看,古代修建的長城位置,還有更好的方案嗎?
要想確定一個方案的好壞,首先我們要明確,制定方案的背景和目的是什麼?在古代,長城可不是用來炫酷的,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軍事防禦設施。防禦的目標是誰?首先是防禦外敵入侵,其次才是內部矛盾,尤其以防禦北方外敵為主要目的。 長城的修建起源於西周時期,當時修建的主要是烽火台,方便傳遞軍情,主要是防禦北方的草原部族犬戎。由分布各地的烽火台,最終連成「點式長城」。著名的典故「烽火戲諸侯」就是當時的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,用烽火台調動各方諸侯。
春秋戰國時期,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禦,也分別在自己管轄範圍內修建了部分長城。但是秦統一六國後,其他各國的長城基本廢棄,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長城主要為秦、趙、燕三國的長城相連而成,在明朝又經過大規模的修建而得。 雖然長城放在古代絕對是一個勞民傷財的工程,然而綜合分析卻又是一個非常省錢的防禦手段。 烽火台狼煙預警,僅需約十小時就能將預警信息傳遞到一千公里以外,在通信手段極為落後的古代,這種速度絕對是無可比擬的。
首先,長城都是依地勢而建。
歷朝歷代長城的主要防禦對象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。游牧民族的特點就是機動性強,突防能力強,善於長途奔襲騷擾作戰。而長城的修建,也恰恰反映了我們華夏農耕文明的軍事防禦「實用主義」特點。長城雖不能完全阻擋游牧民族的侵襲,但卻提高了他們的進攻成本,也降低了我們的防禦成本。明朝官員餘子俊曾給成化帝算過一筆賬。防禦北元,維持北方常備八萬大軍,軍餉、糧草和運費,一年總花費979萬兩銀子,還需動用407萬勞力。而修築長城,就地取材,長城牆體至工費合算,每米也就0.16兩,修築起主戰場河套地區的長城總造價也就不過16.3萬兩,非常划算。所以長城修建,都是選擇在邊境沿線。
其次,長城基本代表了當朝的分界線。
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錯覺。認為我們大漢鐵騎無往不利,無堅不摧。但是回顧歷史,我們中原文明在與少數民族的戰爭之中,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,甚至很多時候都是慘敗。我們擅長戰略戰術,打陣地戰和大兵團作戰,而游牧民族則擅長游擊戰、騷擾戰,單兵作戰能力強。公元前201年,統一中原的漢太祖劉邦率32萬大軍在山西迎擊匈奴,結果在大同遭遇「白登之圍」,差點就被生俘。此役充分讓漢朝領教到了游牧民族騎兵的戰鬥力,攻守之勢自然不言而喻。這也是為什麼漢朝開啟了和親這一政治策略,誰願意把自己女兒遠嫁「蠻夷」?不得已而為之。漢武帝最輝煌時期就是衛青、霍去病幾次征伐,將匈奴趕到漠北。特別是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後,繼續追擊匈奴,一直打到翰海(今貝加爾湖)。最終並不能消滅匈奴,只是為大漢王朝贏得和平發展的時機。
到了商業繁榮而軍事廢弛的宋朝,就是另一番景象了。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反唐,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,後果就是讓遼國坐大。失去了燕雲十六州,使得中原民眾直接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鐵蹄下。北宋王朝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,和大遼幾經戰亂,但終其一朝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。地皮沒了,自然也就沒辦法蓋長城了。面對強敵,只能建「人牆」,北宋常年在邊境屯兵百萬,花了大錢無濟於事。失去了長城,中原王朝便在與北方民族的較量中失去了主導權,只能在苟喘殘延中緩慢走向滅亡。
黑線為北宋邊境,之前的長城全部在遼國境內。
第三、長城具有強大的戰略部署能力。
從戰略角度看,長城連點成片,將邊界線防禦體系化、網路化,邊防重鎮沿長城散布一線,相互聲援,可以說是古代中國版的「馬奇諾防線」。軍事進攻時,長城可作為前進基地。一來縮短中原軍隊進攻和後勤補給的路程,避免車馬疲憊。二來,也使軍隊在大戰後能快速撤退至關內,利用堅強壁壘阻止游牧民族的追擊,以求來日再戰。
在戰略防禦時期,長城可以作為堅強壁壘。西漢初年,戰火方熄,社會凋敝,正是依託秦昭襄王修築的長城,以及漢文帝提出的屯墾戍邊政策,漢王朝才勉強守住邊疆。沒有匈奴侵擾,中國才得以出現繁榮一時的文景之治。結過「文景之治」後即位的漢武帝劉徹,有了錢,刀磨亮了,自然要進行軍事反擊,而這時長城的攻擊也就有了用武之地。從公元前129年衛青首次北征,到公元前119年的「漠北決戰」,漢軍都是以長城為進攻發起線,從各隘口出發進擊。
到了隋唐時期,長城對中原王朝取得對北方民族的軍事勝利同樣起著決定性影響。唐初,突厥曾進兵離長安不過40里,多虧唐太宗李世民簽下「渭水之盟」才得以打發。唐朝在這次危機後也在北方大修長城並且屯兵,積蓄力量,以待時機。數年之後,唐軍從陰山隘口東進奇襲突厥,甚至活捉了其可汗,比漢朝更加快速地擺平了北方民族,為大唐盛世奠定了穩定的基礎。
到了明代,長城的發展進入了最後的輝煌階段。由於北方游牧民族武裝力量的高機動性,以及常年征戰的高成本,明朝最終選擇修築加強長城邊防系統。不同於漢唐長城的重點防禦修築,明朝選擇連片修築,即通過長城邊牆把各個邊防隘口連接起來,總長度達到了驚人的8850公里!
當然,最堅固的長城都是從內部瓦解的。長城堅不可摧,長城的守衛者卻不堅定。雄壯如山海關,最終也敵不過人心的動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