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讀三國,回味歷史,歡迎大家右上角關注老莊,每天分享原創文章!
這一篇原本並不在我的寫作計劃之內:一是由於蔡文姬並不可以算作是文人中的一員;二則是因為人們對蔡氏父女的評論更多集中在「才子才女」和生平遭遇上,在討論漢末三國的「魏晉風骨」時,往往將他們排除在外;三則,蔡氏父女的生平,傳奇色彩大於史實色彩,亦真亦幻之間,也容易被我們忽略掉他們在文學史中本來的面目。
但是前幾日,偶然聽到了《大胡笳》的琴曲,蔡文姬一生的坎坷遭際便滾滾不停地湧進腦海。我猛地想:是啊,就算他們與風骨無關,又能如何?他們的命運,不正是中國文人命運的縮影嗎?
於是,我便決定提起筆來,將他們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,融入漢末三國這個傳奇的時代,讓每個人都能看到亂世中才子才女的無奈,為他們抒一抒生前無法言說的苦悶。
蔡邕這個名字,雖然在《三國演義》中出現過,但若不是對中國文學史、文化史、音樂史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學習,那麼大多數人不會對這個人物有什麼概念。但若提起他的另一個名字「蔡伯喈」,則是在民間大大有名:和陳世美、李甲、周朴園一起,並列為中國文學史上的「四大負心漢」。
宋朝戲本《趙貞女蔡二郎》中,蔡二郎進京中舉,便新娶宰相女兒,將父母和原配趙貞女拋棄在家鄉。趙貞女贍養公婆並為其盡孝送終,背上琵琶進京尋夫。豈料蔡二郎不僅不予相認,反而縱馬踐踏髮妻,引發天神震怒,終被天雷劈死。與《鍘美案》如出一轍的情節,宰相變成了駙馬,縱馬改成了暗殺,天雷換成了包拯,為了體現陳世美之可惡,還捎帶腳造出了兩個可憐的孩子。這裡的蔡二郎,當時人認為指的就是蔡中郎,即蔡邕。
到了南戲《琵琶記》中,趙貞女成了趙五娘,蔡二郎也有了明確的名字——蔡伯喈。這一次,蔡伯喈同志的天良還沒有泯滅:進京趕考是父親逼的,入贅相府是皇上和宰相逼的,娶了新娘子還依然念念不忘家中髮妻。後來趙五娘還是背著琵琶進京尋夫,在蔡伯喈新媳婦的幫助下,一家人得以團聚(多麼虛偽而無趣的和諧!)。在《琵琶記》中,蔡伯喈的最大缺陷不再是負心,而是懦弱無能,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。
實際上,只要我們對蔡邕這個歷史人物的生平有所了解,就會很清楚地認識到,以上的一切情節,是多麼的扯淡。
蔡邕是東漢末年名噪一時的文學家、書法家、音樂家、學者。參與了《東觀漢記》的編纂,寫下了多篇辭賦詩文;在書法領域創造了「飛白體」,是中文規範字體由隸書向楷書演變的重要過渡人物;在音樂領域撰寫了中國歷史第一部琴學專著《琴操》,並親創琴曲「蔡氏五弄」傳世。這樣一位名動一時、卓然不群的大才,早年間是拒絕了朝廷的徵辟,而潛心學問的,何來進京趕考、蠹祿功名一說?更何況——漢朝的時候哪裡有什麼科舉可考?再退一步講,若不是一心在家著書立說,哪裡會教育出蔡文姬這個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大才女來?
見迫於宰相這個情節,倒也並非是空穴來風。只不過,那並不是被逼著入贅,而是被逼著做官。西涼軍閥董卓入京掌控朝政,朝中文臣對這個西州武夫十分不齒。董卓對此心知肚明,所以他需要一位文化界得名流來為自己裝點門面——選來選去,他選中了蔡邕。學問又大,名望又高,根基背景又薄弱,是個又甜又香又好拿捏的軟柿子。於是乎,一紙號令,強行徵召蔡邕入朝為官。董卓對他還算不錯,「三日之內,遍歷三台」,愣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給他連升三級。
在這裡插兩個小話題。第一,當時的蔡邕已經快六十歲了,董卓再沒羞沒臊也不至於干出把閨女嫁給老頭子的事來——不過有趣的是,董卓的女婿叫牛輔,而《琵琶記》中強迫蔡伯喈入贅的宰相恰好姓牛。第二,董卓是什麼貨色大家心知肚明,為什麼蔡邕不選擇拒不應召呢?剛才都說到了,蔡邕雖然名滿天下,可是並沒有多麼深厚的根基——他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,在不講道理的董卓面前,是個徹徹底底的軟柿子。誰讓天下人都知道您學問大呢?過人的才華會難免會招來不懷好意的覬覦。可見老子所云,「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」,誠不我欺。
這事就為蔡邕帶來了殺身之禍。董卓很快因為不得人心而倒台,被恨他入骨的文臣們點了天燈。《三國演義》中有個情節:後來董卓的部將收殮了董卓的屍身下葬,結果幾次下葬幾次被天雷劈開了墳頭、劈碎了棺材板,「天之怒卓,可謂甚矣」。這個情節倒是和《趙貞女蔡二郎》里的天雷劈死蔡二郎有異曲同工之妙,大概是羅貫中借鑒了宋戲本的成果吧。
這時候的蔡邕已經比較尷尬了。他是董卓最信任的文臣,連升三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,勉強算是董卓一黨;只不過看在他名滿天下、被逼無奈,又在董卓面前說了很多規勸的話,讓西涼軍閥的野蠻作風收斂了不少,還大大緩和了董卓與文臣集團的矛盾的份上,大家並沒有對他進行秋後算賬。然而蔡邕是個感性的文人,他竟然在王允的客座上,感慨董卓的知遇。這就觸犯了文人集團——至少是王允,最為敏感的政治底線。可憐的蔡邕沒死在殘暴的董卓手下,反倒是死在了暴風雨過後的寧靜里。
當時也有不少人為蔡邕說情。馬日磾就說:「蔡伯喈曠世大才,不如留他的性命,讓他續成漢史,也是功德一件。」誰知這更觸了王允的忌諱,他說:「蔡邕是董卓那邊的人,誰知道讓他來寫史書,會把我們寫成什麼樣?」
王允的這個反應,很讓我懷疑他的動機。朝廷政爭腥風血雨、波雲詭譎,誰知道在正史的背後隱藏了怎樣見不得人的隱秘?王允是最後的勝利者,所以無論在正史中,還是在演義里,就算他最後失敗了,也是性格偏激所致——但他是正義的,董卓是邪惡的,這一點始終沒變。近幾年的三國史學湧現了一個新話題:董卓既沒有想篡位,又對建設國家抱有一定的想法,只不過軍紀渙散、行事直來直去略顯莽撞,再加上其實家家都有的軍閥的粗暴作風被文人階層無限放大,這才形成了董卓在歷史上萬劫不復的聲名。結論是,董卓並非大壞蛋,王允並非大好人,勝者為王。王允殺蔡邕是早有預謀,就是為了抹去自己的污點。
王允的污點是抹沒了,蔡邕的污點就再也抹不下去。只因為被逼無奈,上了董卓的賊船,於是一代高才俊傑,就這樣在某些人有意識的宣傳渲染下,在歷史的長河中,在老百姓的心裡,逐漸扭曲了他本來的人格面目。到了宋元時期,由於人們的需要,「蔡伯喈」的形象,就依照著人們的需要捏造成了各種樣子:宋朝的文人氣焰囂張,「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」,飛黃騰達之後拋妻棄子的事情沒少干,人們自然痛恨,蔡二郎就是個負心漢遭雷劈的下場;元朝文人地位低下,「八娼九儒十丐」,甚至連個混飯吃的本事也沒有,於是人們對他們抱以同情,也固化了文人儒生「懦弱」的形象,而這個形象,最後也歸於蔡伯喈的身上。至於蔡邕蔡伯喈,他在歷史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,沒人關心,沒人在意。
蔡伯喈這個人真的存在啊?那敢情好。
什麼?他沒有拋棄妻子?怎麼可能?
哦,他投靠了董卓啊。這個沒骨氣的。誰讓他干出這操蛋事呢,說他拋妻棄子,也不算冤枉了他。
活該。
蔡邕:我能怎麼辦,我也很絕望啊!
王允:你住口!董卓是壞人,所以沒幹過好事。這是政治正確,不容置疑。
事實上,蔡邕也並不喜歡董卓。他只不過在感慨董卓的命運無常——而且,董卓就算對不起天下人,也並沒有對不起他蔡邕。只是代表他個人表達下感慨,也不為過分。既然產生了這一絲小小的情緒,難道都不許人道一聲嘆息嗎?
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,最後別忘了點擊關注,與君一起煮酒品三國!
(本文觀點由「老莊說三國」原創發表,圖片來源於網路,如有侵權,請聯繫刪除,謝謝!)
老莊說三國:董卓並非大壞蛋,王允並非大好人,蔡邕也非負心漢
品讀三國,回味歷史,歡迎大家右上角關注老莊,每天分享原創文章!
這一篇原本並不在我的寫作計劃之內:一是由於蔡文姬並不可以算作是文人中的一員;二則是因為人們對蔡氏父女的評論更多集中在「才子才女」和生平遭遇上,在討論漢末三國的「魏晉風骨」時,往往將他們排除在外;三則,蔡氏父女的生平,傳奇色彩大於史實色彩,亦真亦幻之間,也容易被我們忽略掉他們在文學史中本來的面目。
但是前幾日,偶然聽到了《大胡笳》的琴曲,蔡文姬一生的坎坷遭際便滾滾不停地湧進腦海。我猛地想:是啊,就算他們與風骨無關,又能如何?他們的命運,不正是中國文人命運的縮影嗎?
於是,我便決定提起筆來,將他們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,融入漢末三國這個傳奇的時代,讓每個人都能看到亂世中才子才女的無奈,為他們抒一抒生前無法言說的苦悶。
蔡邕這個名字,雖然在《三國演義》中出現過,但若不是對中國文學史、文化史、音樂史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學習,那麼大多數人不會對這個人物有什麼概念。但若提起他的另一個名字「蔡伯喈」,則是在民間大大有名:和陳世美、李甲、周朴園一起,並列為中國文學史上的「四大負心漢」。
宋朝戲本《趙貞女蔡二郎》中,蔡二郎進京中舉,便新娶宰相女兒,將父母和原配趙貞女拋棄在家鄉。趙貞女贍養公婆並為其盡孝送終,背上琵琶進京尋夫。豈料蔡二郎不僅不予相認,反而縱馬踐踏髮妻,引發天神震怒,終被天雷劈死。與《鍘美案》如出一轍的情節,宰相變成了駙馬,縱馬改成了暗殺,天雷換成了包拯,為了體現陳世美之可惡,還捎帶腳造出了兩個可憐的孩子。這裡的蔡二郎,當時人認為指的就是蔡中郎,即蔡邕。
到了南戲《琵琶記》中,趙貞女成了趙五娘,蔡二郎也有了明確的名字——蔡伯喈。這一次,蔡伯喈同志的天良還沒有泯滅:進京趕考是父親逼的,入贅相府是皇上和宰相逼的,娶了新娘子還依然念念不忘家中髮妻。後來趙五娘還是背著琵琶進京尋夫,在蔡伯喈新媳婦的幫助下,一家人得以團聚(多麼虛偽而無趣的和諧!)。在《琵琶記》中,蔡伯喈的最大缺陷不再是負心,而是懦弱無能,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。
實際上,只要我們對蔡邕這個歷史人物的生平有所了解,就會很清楚地認識到,以上的一切情節,是多麼的扯淡。
蔡邕是東漢末年名噪一時的文學家、書法家、音樂家、學者。參與了《東觀漢記》的編纂,寫下了多篇辭賦詩文;在書法領域創造了「飛白體」,是中文規範字體由隸書向楷書演變的重要過渡人物;在音樂領域撰寫了中國歷史第一部琴學專著《琴操》,並親創琴曲「蔡氏五弄」傳世。這樣一位名動一時、卓然不群的大才,早年間是拒絕了朝廷的徵辟,而潛心學問的,何來進京趕考、蠹祿功名一說?更何況——漢朝的時候哪裡有什麼科舉可考?再退一步講,若不是一心在家著書立說,哪裡會教育出蔡文姬這個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大才女來?
見迫於宰相這個情節,倒也並非是空穴來風。只不過,那並不是被逼著入贅,而是被逼著做官。西涼軍閥董卓入京掌控朝政,朝中文臣對這個西州武夫十分不齒。董卓對此心知肚明,所以他需要一位文化界得名流來為自己裝點門面——選來選去,他選中了蔡邕。學問又大,名望又高,根基背景又薄弱,是個又甜又香又好拿捏的軟柿子。於是乎,一紙號令,強行徵召蔡邕入朝為官。董卓對他還算不錯,「三日之內,遍歷三台」,愣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給他連升三級。
在這裡插兩個小話題。第一,當時的蔡邕已經快六十歲了,董卓再沒羞沒臊也不至於干出把閨女嫁給老頭子的事來——不過有趣的是,董卓的女婿叫牛輔,而《琵琶記》中強迫蔡伯喈入贅的宰相恰好姓牛。第二,董卓是什麼貨色大家心知肚明,為什麼蔡邕不選擇拒不應召呢?剛才都說到了,蔡邕雖然名滿天下,可是並沒有多麼深厚的根基——他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,在不講道理的董卓面前,是個徹徹底底的軟柿子。誰讓天下人都知道您學問大呢?過人的才華會難免會招來不懷好意的覬覦。可見老子所云,「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」,誠不我欺。
這事就為蔡邕帶來了殺身之禍。董卓很快因為不得人心而倒台,被恨他入骨的文臣們點了天燈。《三國演義》中有個情節:後來董卓的部將收殮了董卓的屍身下葬,結果幾次下葬幾次被天雷劈開了墳頭、劈碎了棺材板,「天之怒卓,可謂甚矣」。這個情節倒是和《趙貞女蔡二郎》里的天雷劈死蔡二郎有異曲同工之妙,大概是羅貫中借鑒了宋戲本的成果吧。
這時候的蔡邕已經比較尷尬了。他是董卓最信任的文臣,連升三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,勉強算是董卓一黨;只不過看在他名滿天下、被逼無奈,又在董卓面前說了很多規勸的話,讓西涼軍閥的野蠻作風收斂了不少,還大大緩和了董卓與文臣集團的矛盾的份上,大家並沒有對他進行秋後算賬。然而蔡邕是個感性的文人,他竟然在王允的客座上,感慨董卓的知遇。這就觸犯了文人集團——至少是王允,最為敏感的政治底線。可憐的蔡邕沒死在殘暴的董卓手下,反倒是死在了暴風雨過後的寧靜里。
當時也有不少人為蔡邕說情。馬日磾就說:「蔡伯喈曠世大才,不如留他的性命,讓他續成漢史,也是功德一件。」誰知這更觸了王允的忌諱,他說:「蔡邕是董卓那邊的人,誰知道讓他來寫史書,會把我們寫成什麼樣?」
王允的這個反應,很讓我懷疑他的動機。朝廷政爭腥風血雨、波雲詭譎,誰知道在正史的背後隱藏了怎樣見不得人的隱秘?王允是最後的勝利者,所以無論在正史中,還是在演義里,就算他最後失敗了,也是性格偏激所致——但他是正義的,董卓是邪惡的,這一點始終沒變。近幾年的三國史學湧現了一個新話題:董卓既沒有想篡位,又對建設國家抱有一定的想法,只不過軍紀渙散、行事直來直去略顯莽撞,再加上其實家家都有的軍閥的粗暴作風被文人階層無限放大,這才形成了董卓在歷史上萬劫不復的聲名。結論是,董卓並非大壞蛋,王允並非大好人,勝者為王。王允殺蔡邕是早有預謀,就是為了抹去自己的污點。
王允的污點是抹沒了,蔡邕的污點就再也抹不下去。只因為被逼無奈,上了董卓的賊船,於是一代高才俊傑,就這樣在某些人有意識的宣傳渲染下,在歷史的長河中,在老百姓的心裡,逐漸扭曲了他本來的人格面目。到了宋元時期,由於人們的需要,「蔡伯喈」的形象,就依照著人們的需要捏造成了各種樣子:宋朝的文人氣焰囂張,「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」,飛黃騰達之後拋妻棄子的事情沒少干,人們自然痛恨,蔡二郎就是個負心漢遭雷劈的下場;元朝文人地位低下,「八娼九儒十丐」,甚至連個混飯吃的本事也沒有,於是人們對他們抱以同情,也固化了文人儒生「懦弱」的形象,而這個形象,最後也歸於蔡伯喈的身上。至於蔡邕蔡伯喈,他在歷史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,沒人關心,沒人在意。
蔡伯喈這個人真的存在啊?那敢情好。
什麼?他沒有拋棄妻子?怎麼可能?
哦,他投靠了董卓啊。這個沒骨氣的。誰讓他干出這操蛋事呢,說他拋妻棄子,也不算冤枉了他。
活該。
蔡邕:我能怎麼辦,我也很絕望啊!
王允:你住口!董卓是壞人,所以沒幹過好事。這是政治正確,不容置疑。
事實上,蔡邕也並不喜歡董卓。他只不過在感慨董卓的命運無常——而且,董卓就算對不起天下人,也並沒有對不起他蔡邕。只是代表他個人表達下感慨,也不為過分。既然產生了這一絲小小的情緒,難道都不許人道一聲嘆息嗎?
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,最後別忘了點擊關注,與君一起煮酒品三國!
(本文觀點由「老莊說三國」原創發表,圖片來源於網路,如有侵權,請聯繫刪除,謝謝!)